在充满奇思妙想的编程世界里,小朋友们可是大展身手!翁锦荣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让人“心痒难耐”的新年故事:新年钟声敲响,小猫欢欢喜喜去给小鸭子拜年,一向抠门的小鸭子竟一反常态给小猫包了红包。小猫暗自揣测红包金额寥寥,谁料打开竟惊掉下巴!那究竟发生了什么?故事在此戛然而止,让人心生好奇。

像这样有趣的故事在“众为编程一小时”活动中不断涌现。此次活动于 12 月23日-27日举行,吸引了16 个省份 53 所学校的 3835 位小小编程学习者。他们在编程天地中各显神通,展示所学。

邓文涛小朋友兴奋地分享道:“学习编程就像踏上奇妙冒险之旅,从懵懂无知到巧用模块搭建逻辑让角色活灵活现,每攻克难题都超有成就感!这次活动让我把知识用起来,又紧张又好玩!”

本次活动的创意编程主题为“贺新年”,要求同学们发挥创意还原甚至超越原作品。万永吉同学的创作思路十分巧妙,他发现原作品中使用了大量气球,于是巧用“克隆”技术变出一群气球,再用随机数变量为气球披上多彩外衣,调整 Y坐标让气球飘在空中,还通过多次小角度旋转打造出晃动的“2025”,让作品更具动感!刘可为小朋友则别出心裁,以红色福字为背景、节日音乐作伴奏,引入王安石《元日》诗句,搭配爆竹、对联元素,让作品洋溢着新年气息,在编程中融入文学知识,趣味盎然。

在这些创意背后,是老师们平日里的悉心指导。邱位斌老师说:“活动聚焦数字人才培养,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编程创意的舞台,也是学习成果的大检验。学生需要紧扣主题,融会贯通各模块知识,用程序诉说独特想法。”

依据作品的原创与创意,经项目组的评选,30 位编程小能手脱颖而出入围第二轮,其中 10 位更是荣获优秀。这场活动虽已落幕,但孩子们在编程路上的脚步不会停歇。让我们共同期待 2025 年的“编程一小时”,看他们如何“编织”创意,绽放更多光彩!